成语拼音: | hóng mén yàn |
---|
成语解释: | 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
百度百科: |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详细记述最早见于“史圣”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后衍生出大量的相关文学作品。 |
---|
结构形式: | ABC式成语 |
---|
语法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
成语用法: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
---|
成语造句: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跷脚长根摆下了‘鸿门宴’,不但你,连俞老头都要陷在里面。” |
---|
成语典故: |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大军入关进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的调解,刘邦亲赴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设宴相待。席间项羽谋士范增命项庄舞剑,伺机刺杀刘邦。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掩护刘邦。刘邦乘机入厕,在樊哙等掩护下逃回大本营。 |
---|
英语翻译: | Hongmen banquet; a dinner party intended to kill the guests |
---|
成语年代: | 古代成语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