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示例】若非公孙杵臼,焉得赵氏孤儿,既以遇难避仇,不必~。 ◎明·无名氏《鸣凤记·桑林奇遇》
【近义词】胶柱调瑟、刻舟求剑
【反义词】随机应变、通达权变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 >>详细解释】1、但是,这些理论家的吃力工作多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他们设计的定义总是挂一漏万,或者胶柱鼓瑟,刻舟求剑。
2、这是一种正常且积极的文化流播和传承现象,不应胶柱鼓瑟地用是否与克罗齐原来思想相一致来判断得失,而应看到其灵活吸收外来文化,着眼学术创新的积极意义。
3、这是一种正常且积极的文化流播和传承现象,不应胶柱鼓瑟地用是否与克罗齐原来思想相一致来判断得失,而应看到其灵活吸收外来文化,着眼学术创新的积极意义。
4、这个时代环境瞬息万变,假如做人胶柱鼓瑟,因循守旧,就会被淘汰。
5、凡鸦鸣鹊噪,东鸣则看震,西鸣则看兑,此皆不能胶柱鼓瑟、刻舟求剑者也,诸占例此。
6、若胶柱鼓瑟,牵拘于文献,而欲揭发古代之真相,则恐其南辕北辙。
7、这个时代环境瞬息万变,假如做人胶柱鼓瑟,因循守旧,就会被淘汰。
8、若非公孙杵臼,焉得赵氏孤儿,既以遇难避仇,不必胶柱鼓瑟。
9、因此,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中切忌出现急功近利和胶柱鼓瑟的做法。
10、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胶柱鼓瑟。
11、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胶柱鼓瑟。
12、时代前进了,措施也得跟上去,胶柱鼓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