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存量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5000家

2022-11-22 10:05:23

A股存量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5000家

A股上市公司今日迎来“5000家”时刻。鼎泰高科涨逾13%,矩阵股份跌超6%。随着这两只新股上市,A股存量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5000家。

今天,A股迎来“5000时刻”

A股存量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5000家

A股5000家上市公司分布情况

A股迈入5000家。这是上市公司规模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上的一大步;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是质的飞跃。

从生于毫末、摸索前进,到如今量质并举、蔚为大观,中国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相对于全国GDP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不到2%,跃升至2021年的58%,成为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压舱石”和“顶梁柱”。

若将这条波澜壮阔的曲线置于历史的坐标系,从寥寥13只股票、不足百亿元的市值和几十万“初探股海”的股民群像,到如今A股5000家上市公司、80万亿元总市值、逾2亿投资者——

行至今日,谁也无法忽视中国经济不可遏制的磅礴动力。沪深京指数的起伏,牵动着全球股市的神经。青春而立的A股正走出中国步伐,用“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的体量为全球经济加持。

站在这样一个“人为标注”的节点,来为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的发展史“断代切片”。拂去牛熊轮转的浮云,透过那些犹在昨天的历史岩层,我们得以深情抚摸中国经济新陈代谢的脉络走向。

回望来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一个国家对摆脱贫瘠的急切渴望。街头最拉风的自行车、引邻居艳羡的“四喇叭”,纷纷作为时代的“大件”被摆进了初生的资本市场,从中亦可照见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最朴素的向往。

人们在对新世纪的祈盼中迎来千禧年。这一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也达到了划时代的1000只。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银行、技术标准最高的铁路相继在这里落地生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则在资本岁月的沉淀下酿出独特的“中国味道”。

若以历史的纵横坐标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脚步作注,A股上市公司数量从0到1000,从1000到2000,都走了漫长的10年;从2000到3000、3000到4000,分别耗时6年和4年;而4000到5000,却仅仅花了2年2个月。

量的扩展标刻出质的突围。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资本市场30余载的发展史,就是开拓、创新、规范与提质的历史。

自新旧经济体制的剧烈摩擦和尖锐对抗中蹒跚“抢跑”的中国资本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动下步入“全流通时代”。随后,上市公司“清欠”、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为青涩的A股进一步化解了诸多系统性风险。

另一条发展主线,则围绕法治化之路渐次铺开。证券法第二次“大修”并实施,基金法修订完善并实施,期货和衍生品法制定出台,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落地,愈加丰富的资本市场法治供给,为理顺关系、规范行为搭建起“四梁八柱”。

然而,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应对“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试点注册制,成为求解新时代命题的钥匙!

2019年,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起点,我国开启了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升“硬科技”质效的新篇章。

一大批与过去上市公司气质迥异的“新脸孔”涌现科创板:第一家同股不同权企业、第一家未盈利企业、第一家红筹企业……

创新“火种”,很快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复制和推广。2020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式落地,“三创四新”企业得到更大力度支持。2021年,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运行,以“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为目标,为普惠金融探寻“中国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如果说制度的创新与勇气,让仍处于徘徊探索阶段的A股展现出了中国式发展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那么技术带来的破壁效应则绕过了既有的桎梏,从而在一个又一个产业里别开生面。

十年一代以观之,A股上市公司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前,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接近2200家。电子、电力设备和计算机等新兴产业,代替有色金属、房地产和煤炭,跻身新的百亿市值主力军团。

在中国经济从数量追赶到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到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向中,上市公司也经历着从“模仿者”和“追赶者”向“并跑者”和“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与此同时,“有进有出、能进能出”的良性生态也在加速形成。曾经的“老八股”中已有两家黯然退市。仅2022年,A股便强力“出清”42家“带病”公司。

历史的见证者,终将成为历史。过去由体制突破带来的发展悄然转变,以科技创新、资本驱动和法治规范为主轴的新路径日益清晰而宽阔。

这既是资本市场融入大国崛起的一段历史征程,也是由草根探索拧成的一股发展合力。近十年,我国资本市场累计实现股权融资超过12.2万亿元,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超过9.7万亿元。人们由“储户”向“股民”角色转换时,国际形势、宏观经济、行业产业、企业价值等宏大概念,也潜移默化渗入百姓生活。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QFII制度正式实施,沪深港通制度安排持续优化,ETF纳入沪深港通标的,全球三大股指先后将A股纳入成份股,外资连续多年保持净流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当然我们也该看到,发展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A股如何继续完善法治基础和契约精神?如何顺应中国经济在新阶段下的新要求?如何遵循质量为主、效益为先的发展理念?改革步入“深水区”,仍有诸多问题待解。

走进历史的深处,从那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崎岖处,我们可以听见中国资本市场来时“弯腰过河”的脚步声,却不能望尽其昂首阔步的未来征途。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借时间之手,改革将以遒劲之笔,继续书写A股的新质地。

上一篇

热门阅读